安徽农垦集团



弹指三十年 相会在今朝 ——知青回访潘村湖农场纪行

弹指三十年 相会在今朝 ——知青回访潘村湖农场纪行

发布日期:2004-04-02 浏览次数:3170

2004年的春分时节,地处淮河之滨的安徽省潘村湖 农场呈现一派美丽的田园春光景象,桃红柳绿,麦 苗青青,金黄的油菜花点缀在无垠的田野上。在总 场通往分场的大道上,几辆簇新的旅行车正沐浴着 细细的春雨徐徐前行, 130多名曾在这里生活和工 作过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在30年后再次回到 留下青春记忆的农场,重访当年作为 “兵团战 士”走过的营区晒场,探望一起生活工作的战友师 长。 + 安徽农垦是1969年9月整体改编为生产建设兵团的, 兵团期间接收了来自上海、合肥、蚌埠等大中城市 数以万计的下放知青。参加这次回访潘村湖农场活 动的就是1974年进场的一批,其中以蚌埠知青为 主,还有上海、合肥、阜阳、淮南的知青代表。时 隔30年,当年意气风发的姑娘小伙都已年近半百, 但是一进农场地界,看见魂牵梦萦几十年的村庄田 园,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没 有到达当年的知青点,就有几人带头唱起了流行一 时的知青歌曲和“样板戏”片段。+ “一连,一连到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伙打 开车窗向前方望去,只见由一座座青砖红瓦房屋和 几座楼房组成的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这就是潘村 湖农场一分场,当年的兵团二师七团一连。近了, 更近了,庄前的场院上已经聚集了许多得到消息前 来迎接的人们。“噼里啪啦……”,清脆的爆竹声 响起来了,旅行车同时摁响了悠长的汽笛。我们回 来了,我的连队;我们回来了,我的第二故乡;我 们回来了,我的父老乡亲。知青们的眼睛湿润了, 几名当年“铁姑娘班”的知青已经泪流满面。+ 车门打开了,“小高”,“老排长”,“闯子”, “师傅”,两股人流汇合在一起,人们互相打着招 呼,有的握手拥抱,互相问候;有的执手相望,热 泪盈眶。一名女知青拉着一位妇女的双手,问到: “大姐,还记得我吗?” “你不是小铃子吗?记 得,记得,我们都惦记着你们这群学生呢。”在分 场会议室里,大家喝着久违的农场井水,畅谈30年 来的变迁,回忆在农场生活和工作的日子。窗外春 雨潇潇,乍暖还寒,室内欢声笑语,春意盎然。 + “走,到我们的宿舍看看去。”不知谁一声提议, 大家又冒着蒙蒙春雨,找寻当年住过的房屋。分场 领导笑着说,老房子都翻建了,下一步我们还要整 体搬迁到场部住楼房呢。原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 和农场领导班子的积极争取下,作为淮河流域安徽 省境内最后一个蓄滞洪区,潘村湖农场移民建镇项 目已经于2003年3月正式启动,圩区7 个分场将在未 来几年内全部搬迁到场部高地,彻底摆脱水患的困 扰,同时建成以农场场部为中心的小城镇。看着眼 前一排排整洁宽敞的房屋和一溜溜摆放整齐的大型 农用机械,老知青们感慨万千。是啊,农场变了, 乡亲们富足了,农场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在一片杨 树林边,大家兴奋地回忆起那年临近春节的时候, 眼看就要放假了,连长和指导员率领他们这群知青 冒雪栽种“扎根林”的往事。同行的老职工说, “扎根林”早已成材,为农场建设做贡献了,这里 面可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啊。人们又爆发出一片笑 声。午餐时间到了,分头奔赴各个知青点的人们会 聚在场部招待所,一边用餐,一边交流着各自的观 感。端起装满自家酿造的原浆酒的酒杯,前来看望 老知青的现任总场领导深情地说,30年前,你们正 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从城市来到农场,为农垦事业 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农场人永远不会忘记知青朋友 们,欢迎大家常回第二故乡看看,更欢迎知青朋友 通过各种途径来农场投资合作,共同营建农场的明 天。知青代表也表达了为农场建设竭尽所能的心 愿。+ 分别的时候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大家依依不 舍,三三两两合影留念。无声的春雨不知什么时候 已经停了,几朵白云飘荡在湛蓝的天空中,微风拂 面,浓郁的田园气息沁人心脾。载着客人的旅行车 就要开走了,车上车下的人们挥动着双手,互道珍 重,相约下一个春天再见。
作者单位:安徽省潘村湖农场通联:安徽省明光市 潘村湖农场电话:0550-8051144 邮编:239451

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胜华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