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垦集团



论农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论农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2002-10-31 浏览次数:4246

农场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生力 军,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较大作用。随着 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其在县域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省农场系统的广大干部职 工,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解 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取得了 十分可喜的成就。
(一)组织体系逐步健全。1992年,为了加强对全省 国有农场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在省农业 厅内设置农场管理局,承担全省国有农场的组织管 理职能。1996年12月,省编委专门行文批复我厅农 场管理局长可按副厅级高配。各市州县政府也加强 对农场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内设置了农场管理机构,落实了一定数量的人员负 责农场管理工作。对省、市、县属农场,根据企业 性农垦场和事业性良原种场的实际,按照国家对企 业法人和事业法人的管理规定,实行了相应的管理 办法。目前,一个以省为主导,市(州)县为主 体,农场为基础,农垦场和良(原)种场为类别的 分级分类管理的组织体系已经形成。实践证明,具 有四川特色的农场组织体系,不但适应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还有力地支持了农场的 改革发展。
(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农场资产总额增加。 2001年(下同)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14亿多元,比 1988年(下同)增加9.61亿元,增长2倍多,年均增 长9.3%%。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高达218%%。二是国 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全系统实现民国民生产总 值1.76亿元,增加1.21亿元,增长两倍多,年均增 长9.4%%。三是扭亏增盈显著。13年来,全系统累计 实现盈利6145万元,扣除亏损后净盈利2170万元。 四是科学技术进步明显。优质良棉高产配套栽培技 术、高产奶牛饲养技术、优质牦牛改良技术、名优 茶及新品种开发技术、优质种苗繁殖技术、集约化 流水养殖技术、旱作节水等高新技术在全省农业中 处于领先水平。乳制品精深加工配套技术、液氮容 器生产技术、名优酒酿制技术、铁合金冶炼环保技 术在省内同行业处于前矛。科技贡献率达41%%,提高 近一倍。五是职工素质提高。通过专业培训、学历 教育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了职工整体素质,全系 统有各类科技人员2517人,占职工总数的7%%。+ (三)农场对国家社会贡献增加。13年来,全系统累 计上缴各种税金2.12亿元,年均缴税1628万元。仅 2001年全系统就缴纳各种税收1957万元,而各级政 府安排给农场的全部投资仅1287万元,投入产出比 为1:1.52,投资回报率高。农场经济健康发展,不 但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贡献,更为促进民族团结,维 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我省的64个 国家及省定的贫困县中的72个农场,以及凉山、阿 坝、甘孜三个州的37个牧场,所作的贡献更大。一 方面,他们用自身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带动影响 了农场周边农村的发展,“农场安,周边宁”也成 为不争的事实。另方面,农场通过自身的优势,向 周边的农牧民提供优良种子、种苗、种畜及配套技 术和市场商品信息,引导和帮助农牧民发展商品生 产,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团结,确保了农场及周边农 村的社会稳定。
(四)职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 的不断努力,农场职工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场 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一是职工收入逐年增加。2001 年,全系统职工收入达到5255元,比1988年的1255 元增加4030元,增加3倍多,年均增长11.6%%。二是 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完善。2001年,全系统参加养老 保险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占应保人数的71%%,三 是做到物质精神文委政府要以江总书记这一号召, 作为发挥农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指导思想, 高度重视农场工作,把农场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 的重要议事日程,帮助农场解决好改革发展中的具 体困难和问题,尤其要从农场承担的经济、政治、 社会三大任务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对农场工作的 领导。农场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调查 研究,搞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好 示范带动作用。+ (二)创造条件,优化农场工作的外部环境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农场改革得到深化,经济得 到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发挥好农场示范带 动作用,各级政府必须为农场创造一个宽松优越、 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对农场所需的发展投 资项目,各级都要加大倾斜扶持力度,尤其是承担 社会公益性服务职能的农场,财政支持力度要高于 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对历史遗留的债务重的 问题,应采取三个一点(政府财政补助一点,存量 资产盘活弥补一点,产权置换一点)的办法解决。 三是对社保成本高的问题,采取政府财政补助一 点,解困资金安排一点,农场和职工个人出一点的 办法来解决。四是按照国税总局财税(97)49号和 75号文件精神,对良原种场、贫困县农(牧)场, 酌情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贫困地区的专业茶果场酌 情免征特产税。要按照省委川委发(2002)16号文件 的要求,在税费改革中不增加农场负担。对摊派给 农场的负担要坚决取缔。五是对农场(包括农业生 产科研教学用地)土地确权时,要减免确权费用。 六是对农场土地收益地方留成部份,应留给农场, 用于改革成本和发展经济。七是为确保农场国有资 产保值增值,增强农场主管部门和农场责任,应将 农场资产委托给农场主管部门或农场经营。八是各 级各部门都要充分尊重农场的自主权,保护农场和 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占。+ (三)突出要务,狠抓农场经济发展
要全面落实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突出 第一要务,狠抓经济发展。首先要大力推进科技进 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 化,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在农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 份额。其次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产业要大力发展奶、种、 果、茶、花、菜、畜禽和南亚热作产业。二产业要 加快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三产业 要突出发展农产品流通,旅游休闲产业。第三,要 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不断完善“以场 带乡,以场带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通过利益联结 或资产重组,达到农场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第 四,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在领导精力、规 划编制、产业政策和工作措施等方面多下功夫,把 农产品加工业建成具有农场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大产 业。第五,要加强七大体系建设。加强良种繁育体 系、技术服务体系、产品质量体系、市场营销体 系、信息传输体系、人才开发体系和管理体系建 设,是农场在县域经济作用发挥得好坏的关键,务 必抓紧抓实。第六,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WTO 规则的学习,熟悉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同时, 要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开扩视野、拓展思路。要 利用农场产品优势,积极扩大出口,开辟国际市 场。积极引进外资外智,搞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 发展。
(四)与时俱进,推动体制机制科技人才管理创新
新阶段的农场工作,应与时俱进,在体制、机制、 科技、人才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创新,不断 推动农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五大创新中,体制创新 是核心,机制创新是重点,人才创新是动力,科技 创新是源泉,管理创新是关键。体制创新,对农垦 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性农场,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实现产权制度多元化,推动投资 结构多元化,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承担社会公 共职能的良原种场,要加强对职工、农民、农业的 服务,确保一方平安的职能,财政投入要逐年增 加。机制创新,关键是突破计划经济的人事劳动分 配制度,创建具有生机与活力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的三项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技创新,要解决好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科研推广 机制、服务网络和生产经营第一线的技术难题,产 品和产业升级换代,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 发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人才创新,要解决好经 营管理者、科技人才开发使用、骨干职工队伍建设 三大问题,创造一个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 的用人机制,为农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管理创新,要做到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强化服 务,充分尊重农场和职工自主权,为农场改革发展 保驾护航,让农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 带动作用,实现农场和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省 农业厅农场局局长马继良)

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胜华新材料